
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疑問 --- 什麼咖啡算是精品咖啡?
又或者,你曾聽過 精品咖啡必須在滿分100分的評分中,獲得80分以上、精品咖啡很特別等許多定義,這些定義常因為過於模糊,或是太技術性而無法被輕易的使用。但不論是哪一種解讀方式,都把精品咖啡指向了同樣的方向 -- 好的質量。
國際咖啡組織 - 美國咖啡精品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(簡稱SCA)於今年九月份發布了一份白皮書,說明了對於精品咖啡的新定義,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份白皮書的各項重點:
名詞解釋
什麼是 質量 ? 以牛津英文辭典的解釋來看,可以有兩種解讀:
- 某物與其同類的衡量標準;某物的卓越程度
- 某物擁有的獨特屬性或特徵
以飲品(咖啡)、食品來說,要去衡量它的卓越程度,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一件事,這其中存在了許多個人偏好。
因此,我們可以採用另一個解讀方式 -- 某物擁有的獨特屬性或特徵。
屬性包含哪些
咖啡的屬性眾多,可劃分為不同分類,其中一個方式是將屬性劃分為兩大分類 -- 內在屬性 和 外在屬性,各分類的子項目例如有:
內在屬性
- 咖啡豆外貌
- 品種等級
- 烘焙色澤
- 描述介紹
- 杯測分數
外在屬性
- 產區、莊園
- 認證
- 品牌
除了上述幾點,還有其他許多咖啡的屬性,都能當作是質量的標準之一。
(圖片來源: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)
量測屬性
根據不同的屬性,所量測的方式也不盡相同,但可以看到這些屬性不單單是從咖啡本身去思考,也包含了一杯咖啡從無到有的生命歷程。
白皮書內提到
What’s in the cup matters, as does the cup itself, and the way the coffee got into the cup. It all counts -- and can be counted.
杯子裡的東西很重要,杯子本身以及咖啡進入杯子的方式也很重要。這一切都很重要 -- 而且可以被計算在內。
擁抱多樣性
由於每一項屬性都相當重要,因此在屬性的框架下,我們應強調不同市場去衡量屬性的方式,因為不同地方的文化,會對咖啡產生不一樣的重視方式,例如:韓國的咖啡愛好者,可能比德國更看重果香味的風味屬性。
今日的咖啡推廣至世界各個角落,可能產生任何的屬性與分類,而屬性框架能讓我們能理解、接受這些差異,並把它們納入精品咖啡的文化之中,這將會讓精品咖啡文化更加強大。
精品咖啡的屬性定義
考慮到不同的眾多屬性,白皮書內說明了對於精品咖啡的定義如下:
Specialty coffee is a coffee or coffee experience recognized for its distinctive attributes, and because of these attributes, has significant extra value in the marketplace.
精品咖啡是一種因其獨特屬性而得到認可的咖啡或咖啡體驗,並且由於這些屬性,在市場上具有顯著的額外價值。
這份白皮書定義旨在概念,希望提供富有成效的交流框架,讓每個人都能推廣、研究、討論精品咖啡的各層面議題。SCA相信更多樣化的精品咖啡,有利於實現更公平、繁榮且持續性的精品咖啡,建立這樣一個尊重不同消費者的框架,能同時加強咖啡生產者的溝通,讓他們更理解所生產的咖啡價值。
結論/感想
這份白皮書並沒有直接給出對於精品咖啡的標準定義,而僅僅是提供了一個方向,希望在不同的國家及咖啡市場,能夠有一份專屬的精品咖啡定義,畢竟咖啡屬於飲食文化的一環,而每個人的生長環境、飲食喜好都有所差異,實在無法將同一個定義,套用至全世界的咖啡市場上。
這樣開放式的框架,是希望咖啡生產者,能夠將自家咖啡的特色、優點,更具體的說明給消費者,讓每一個精品咖啡的消費者,都能理解到生產者背後的用心及專業,同時將環境友善、持續經營、平等工作等永續議題,納入為重點屬性之一,讓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重要議題,成為精品咖啡的核心價值之一。
以上是本次的知識分享,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,可以點此找到SCA的白皮書及發表原文,如果你有其他想了解的咖啡相關問題,歡迎您於FB/IG 平台留言,我們將盡力為您解惑。